大家好,我是羊刀仙。
不知道大伙兒都用啥遠程軟件?本期介紹的是一款開源遠程桌面服務——RustDesk,開箱即用,輕量開源免費,局域網(wǎng)公外網(wǎng)皆可,支持平臺廣泛,用過的都說好。
我用過TeamViewer,服務器在國外不說,設備數(shù)和并發(fā)數(shù)等限制讓人很不爽。國內(nèi)之前興起的ToDesk,也是固定收割套路。為了圖方便,向日葵算是比較常用,但最近老是莫名其妙出現(xiàn)掉登陸的問題,再加上一直以來官方的小水管,讓我不得不另尋它法。
RustDesk官方提供了免費的服務器,但基本都是海外,我感覺體驗一般吧,因此決定自建中繼服務。官方提供了多種語言支持以及不同平臺安裝方式,本篇我將會通過Docker的方式進行在NAS搭建中繼服務器。
本文會記錄將公網(wǎng)條件下的NAS作為RustDesk中繼服務器的詳細操作步驟,實現(xiàn)多設備遠程互相訪問,看完包會。
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rustdesk/rustdesk
客戶端下載地址:https://github.com/rustdesk/rustdesk/releases/tag/1.2.7
所需條件:公網(wǎng)IP,NAS,解析好的域名。關于NAS上的公網(wǎng)IP動態(tài)域名解析(DDNS)和反向代理的準備工作,請查看往期教程。
PS:聽說七夕快到了?該買臺(升級)NAS了,對自己好點?。。?!
部署流程
本篇教程以威聯(lián)通NAS為例,其它平臺大同小異,基本只需要修改文件目錄的映射部分。
首先準備文件夾,我這里就準備一個data
,有強迫癥的朋友可以分開創(chuàng)建倆:hbbs
和hbbr
。
打開Container Station,創(chuàng)建新的應用程序,代碼如下
version: '3' services: hbbs: # 后端服務器 container_name: hbbs image: rustdesk/rustdesk-server:latest # 這里的域名就是你反代后的服務域名,不理解的朋友看到后面就曉得了 # 禁止沒有key的用戶建立非加密連接,請在運行hbbs和hbbr的時候添加-k _參數(shù) command: hbbs -r rustdesk.example.com:21117 -k _ # 域名后添加 -k _ volumes: - /share/Container/rustdesk/data:/root # 冒號左側對應自行修改 network_mode: host depends_on: # 依賴關系,確保 hbbr服務在hbbs之前啟動 - hbbr restart: always hbbr: # 中繼服務器 container_name: hbbr image: rustdesk/rustdesk-server:latest command: hbbr -k _ # 添加 -k _ volumes: - /share/Container/rustdesk/data:/root # 冒號左側對應自行修改 network_mode: host restart: always # 因為使用 host 模式,這里解釋用到的各個端口功能 # 端口功能解釋 # 21115 TCP NAT類型測試,用于確定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網(wǎng)絡NAT類型。 # 21116 TCP TCP打洞,用于在受限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建立P2P連接。 # 21116 UDP 心跳信號和ID服務器。 # 21117 TCP Relay/中繼服務端口,用于在P2P連接失敗時中轉(zhuǎn)數(shù)據(jù)。
將上面的代碼修改后粘貼,進行創(chuàng)建。域名先不用管,各位除了文件映射目錄,其它原封不動貼進去就行。
點擊創(chuàng)建完畢后,回到文件總管,打開之前創(chuàng)建的文件目錄,大家找到下圖這個文件。
使用 Text Editor文本編輯器 將其打開,這一串便是KEY復制下來,后面要用到。
反向代理
還是熟悉的網(wǎng)絡工具:Lucky,看過上面文章想必大家都已經(jīng)熟悉操作流程。
添加一個子規(guī)則,這里我直接放上配置截圖。前端舉例:rustdesk.ydxian.com
修改配置 重建容器
回到Container Station,選中應用重新創(chuàng)建。
進行如下修改。
command: hbbs -r rustdesk.example.com:21117 -k _ # 修改為 command: hbbs -r rustdesk.ydxian.com:21117 -k _
不用管Lucky之前設置的監(jiān)聽端口,修改好了后,點擊更新。
路由器設置端口轉(zhuǎn)發(fā)
進入路由的管理界面,找到端口轉(zhuǎn)發(fā)功能,將21116
端口轉(zhuǎn)發(fā)出來,TCP和UDP協(xié)議都要。
正式啟用
這部分圖片多,其實主要的就是一個配置網(wǎng)絡中的中繼服務,其它選項咱們按需求設置就行!~
安卓機和Windows電腦分別裝上了客戶端。PC端會有如下提示,先進行安裝。
安裝完畢后,打開軟件,點擊下圖所示的三個點。
先找到安全設置,解鎖后,在密碼策略部分,為了長久訪問,建議采用固定密碼。
接著點擊左側的網(wǎng)絡,同樣先得解鎖設置。配置中繼服務器,填寫域名及上文的KEY,點擊應用。
返回到主界面后,如下圖所示,準備就緒則表示成功。
手機端也要進行相同的操作,配置中繼服務器,修改成固定密碼(建議)等
先試試電腦端訪問手機。輸入設備ID和密碼。
連接成功,可以發(fā)現(xiàn)左上角有綠色小盾,這是安全訪問的標識,因為咱們之前使用了KEY。
使用操作邏輯沒什么問題,也提供了很多可選項,甚至還能在線聊天、錄屏、語音等。
再來看看手機端訪問電腦,扔幾張圖,我感覺一點也不比那些收費的差,功能全面不說,體驗上甚至要好不少,這里丟幾張圖。
最后
RustDesk的優(yōu)勢開頭已經(jīng)總結過,個人或者團隊拿來用都非常棒,感謝各位團隊大佬的辛苦付出讓我們能用上這么牛的軟件。
目前我認為唯一的不足是需要轉(zhuǎn)發(fā)端口,比較介意的就這點了(潛意識會覺得映射太多端口出去不安全,也不清楚RustDesk自身多不多安全漏洞),后續(xù)可能會考慮將WG組合進來,進一步加強安全性。
如果大伙兒覺得本篇內(nèi)容還不錯,別忘了三連支持下,能點點關注就更好了!后續(xù)我還會持續(xù)分享各類教程以及有趣好玩的項目,感謝觀看,咱們下期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