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之前plex和emby的docker折騰的差不多,以及深度使用plex和emby套件版四年多后,還是決定再度把jellyfin搞起來。眾所周知emby和jellyfin之前是一家的,端口默認都是8096,套件版兩個安裝好后每次打開都要二選一很不甘心以及不管怎么改端口都不成功,于是直接用docker版的jellyfin解決這些煩惱。
還是可以接續(xù)最開始兩篇文章,直接115掛載本地磁盤后用jellyfin來管理自己的影音庫。
影音折騰Part1-用Alist掛載115,給NAS擴容的小白教程
影音折騰Part2-CloudDrive2+Alist+115,打造超大本地硬盤
jellyfin相比plex和emby最大的特點當然是免費了,在最近使用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相比前幾年確實還是進步了很多,之前一直被詬病的穩(wěn)定性問題現(xiàn)在也暫時沒有遇到了。簡單記錄下docker安裝流程,一些前幾篇寫的很詳細的地方這里就簡單略過了。還是linuxserver版jellyfin。
1.docker文件夾里新建文件夾Jellyfin-Linux,再在里面新建文件夾“config”
2.群暉的注冊表里jellyfin最近一直下不下來,只好SSH登錄NAS,sudo -i獲取root權限后,輸入“docker pull linuxserver/jellyfin”等待拉取完成(我這里之前拉過了這里才提示的最新版)
3.拉取完后打開,容器名稱自取,勾選“使用高權限執(zhí)行容器”
→打開高級設置,勾選“啟用自動重新啟動 ”
→存儲空間添加剛才創(chuàng)建的文件夾config,裝載路徑記得填寫加上“/”。
然后添加已經(jīng)用clouddrive2掛載的115網(wǎng)盤以及自己NAS里的硬盤,裝載路徑名稱自取。
4.端口設置由于我的套件版的emby已經(jīng)占用了本地8096的端口,且之前docker版emby用了8090的本地端口,這里為了方便記憶及不沖突就改成了8070,也可根據(jù)自己需求改或者不改。還有兩個UDP-1900,7359也建議都用上。
5.環(huán)境添加三個。PUID-1000,PGID-1000,TZ-Asia/Shanghai。
6.點擊應用→下一步→應用。稍等片刻瀏覽器輸入NAS的IP:本地端口。如192.168.345.678:8070。進入歡迎界面,根據(jù)向?qū)顚懴嚓P信息,大致和emby是差不多的。
用banner模塊來展示海報墻也還挺好看的。
再來說一下最近幾天用jellyfin感受到比emby和plex差的一點,如果美劇每一集都是多版本的話,它不會像plex/emby那樣幫我自動合并成一集然后播放時讓你選擇版本,而會直接出現(xiàn)多次,搜了下說是多個版本文件都放在同一個文件夾下,這樣就增加了太多不必要的工作量了。還好有個插件叫Merge Versions安裝后直接搞好了。
然后再推薦個插件Themerr,可以直接搞定背景主題音樂,還是免費的,也可以用在plex上增強plex自帶的音樂刮削效果,之前emby的類似插件還花了錢購買才可以用的。
添加進插件庫即可安裝使用。https://app.lizardbyte.dev/jellyfin-plugin-repo/manifest.json
NAS的媒體服務器端目前是折騰的差不多了,下一步再次折騰電視端的各大軟件,很多有意思的玩法都要在電視上實現(xiàn)的,后面電視端的折騰再見。
該內(nèi)容正在參與「夏日挑戰(zhàn)賽」征稿活動,分享你的夏日日常,看看誰最會過夏天,贏大額現(xiàn)金,2萬金幣!查看詳情→
,